跨越10%!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十三五”目标
1 月 26 日,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 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发布,2020 年公民 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10.56%,较 2015 年的 6.20% 提高了 4.36 个百分点, 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 2020 年“公民 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 10%”的目标 任务。
公民科学素质树起里程碑
研究表明,科学素质的发展呈 S 形 曲线增长规律。中国科协曾对国际上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发 现其在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时,具备科 学素质的公民比例都超过了 10%??缭?10%,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对 于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支撑,也 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整体进入 新阶段。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 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 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它 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15年开始,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保持持续快速增 长趋势。
本次调查首次实现了对我国 419 个 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全覆盖(333 个地级市、州、盟、地区和 4 个直辖市所辖 86 个区县)。结果显示,31 个省区市和新 疆建设兵团都达到或超过“十三五”发 展目标预测区间,有 16 个省份的公民 科学素质水平超过 10%,上海和北京 分别达到 24.30% 和 24.07%,处于全 国领头雁位置。从区域来看,东部、中 部和西部地区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分别 为 13.27%、10.13% 和 8.44% ;长三角、 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公民科学素质水 平处于我国各城市群的领先地位,分别 为 15.54%、15.21% 和 14.24%。
不同类型居民科学素质也有所提 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 的比例分别达到了 13.75% 和 6.45% ; 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 例分别为 13.12% 和 8.82%。
全方位保障助力科学素质提升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解释了公 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原因 :“近 5 年来的 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科技教育与培训体 系持续完善、科普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科普基础设施完善、科普人才队伍壮大、 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加强、建立以《科普 法》为核心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因素?!?/p>
据统计,科普中国内容资源总量累计达 44.02TB,总浏览量和传播量达 360 亿人次,已成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 科普资源库之一 ;2019 年全国科普专、 兼职人员数量达到 187 万人(2006 年 162 万人),比 2006 年增加了 25 万人。
在基础设施方面,截至 2019 年底, 全国达标科技馆 293 座,流动科技馆 475 套,科普大篷车 1639 辆,农村馆 854 所,数字馆资源总量 14.5TB。
在资金投入上,全国科普工作经费 筹集额共计 185.52 亿元,比 2006 年增 加了 139 亿元。
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待解决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仍然偏 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2020 年东部和西部地区差距为 4.83 个百分 点,与 2015 年的差值相比增加了 1.15 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公民 科学素质水平差距达 7.3 个百分点,与 2015 年相差 7.29 个百分点相比,差距 依然明显。
在我国 333 个地级行政区划中,还 有 39 个市、州、地区低于 2015 年 6.20% 的全国总体水平,而这些地区主要集中 在西部边远落后地区。
老年群体、低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 素质水平仍然较低。60 岁至 69 岁公民、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 平分别为 3.52% 和 2.11%,均低于 5%。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表示,这 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提升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老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务依 然艰巨,亟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开展 高质量科普,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素质薄 弱群体的教育、传播和普及工作力度。
(来源 :中国科技网)
©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82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647号
主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